三國最后的贏家是誰?三國最后統一天下是西晉(司馬炎)。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那么,三國最后的贏家是誰?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司馬懿與諸葛亮的關系

司馬家族。在小說《三國演義》中,敗知司馬懿的孫子司馬炎建立晉朝,成畝枯拆為晉朝的開國皇帝,改元泰始,所以迅棗最后的贏家是司馬家族。《三國演義》描寫了從東漢末年到西晉初年之間近百年的歷史風云,以描寫戰爭為主,訴說了東漢末年的群雄割據混戰和魏、蜀、吳三國之間的政治和軍事斗爭。

三國勝利者是誰

士族。大漢的察舉,征辟到了群雄逐鹿的時代被部分廢棄,曹操舉神巧賢才就是很好的打擊,但是曹丕即位使曹操的努力功虧一簣,九品中正制使世家大族把持了朝政,比漢朝更甚,因為漢代軍功和才干占有一定地位。蜀漢基本照搬兩漢,東吳就更別提了,被朱全陸張顧盛周幾個家族把持,包括中原爭霸的時代,軍閥都是由強悍的士族支持的,察瞎櫻曹操最明顯,荀程曹三家傾力支持才使得曹操熬過了官渡。司馬炎篡位之后,招安士族,錢糧人家不稀罕,只能拿官位,這個時候三足鼎立時的牛人基本沒有了,基本人才凋零(士族內部),寒門賢才空懷一身技藝但是無處施展,到最后西晉的滅亡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由敗叢于士族的利益驅使

劉備一生錯用三人

準確的說,是司馬氏,司馬懿在世時并沒有反心,臨終時還向司馬師和司馬昭說不能背叛大魏,但這兩個兒子在父親去世后立刻便忘了父親的遺言。立刻想著造反,司馬師死后,司馬昭篡位,但不久死了,其子司行掘碧馬炎使用大將軍 杜預(是羊枯臨死前向司馬昭推薦的)平了孫檔舉皓散則

呂布唯一打不過的人

1、三國后期,魏國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氏掌控,但是后來司馬氏建立了晉朝。

2、過程

三國(220年-280年)是上承東漢下啟西晉的一段歷史時期,分為曹魏、蜀漢、孫吳三個政權。赤壁之戰時,曹操被孫劉聯軍擊敗,奠定三國鼎立的雛型。

220年,曹丕篡漢稱帝,國號“魏”,史稱曹魏,三國歷史正式開始。次年劉備在成都延續漢朝,史稱蜀漢。222年劉備在夷陵之戰失敗,孫權獲得荊州大部。223年劉備去世,諸葛亮輔佐劉備之子劉禪與孫權重新聯盟。229年孫權稱帝,國號“吳”,史稱孫吳,所統治地區居于三國之東,故亦稱東吳,至此三國鼎立格局正式形成。

此后的數十年內,蜀漢諸葛亮、姜維多搜逗次率軍北伐曹魏,但始終未能改變三足鼎立蘆唯的格局。曹魏后期的實權漸漸被司馬懿掌控。263年,曹魏的司馬昭發動魏滅蜀之戰,蜀漢滅亡。兩年后司馬昭病死,其子司馬炎世嘩賣廢魏元帝自立,建國號為“晉”,史稱西晉。

公元280年5月1日,孫吳亡于西晉,統一中國,至此三國時期結束,中國歷史進入晉朝時期。

三國演義勝利者是誰

三國演義中,最后司馬懿贏了。

司馬懿(179年-251年9月7日),字仲達,漢族,河內郡溫縣孝敬里(今河南省焦作市溫縣)人。三國時期魏國杰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西晉王朝的奠基人。曾任職過曹魏的大都督、大將軍、太尉、太傅。是輔佐了魏國四代的托孤輔政之重臣,后瞎豎期成為掌控魏乎神宴國朝政的權臣。善謀奇策,多次征伐有功,其中最顯著的功績是兩次率大軍成功抗拒諸葛亮北伐和遠征平定遼東。對屯田、水利等農耕經濟發歲銀展有重要貢獻。73歲去世,辭郡公和殊禮,葬于首陽山。謚號宣文;其次子司馬昭封晉王后,追封司馬懿為宣王;司馬炎稱帝后,追尊司馬懿為宣皇帝。

以上就是三國最后的贏家是誰的全部內容,《三國演義》最后是司馬懿贏了,魏滅蜀國,然后司馬懿發動高平陵之變,司馬昭兒子司馬炎篡位,建立晉國,后續東吳歸順晉國,三國統一!三國演義的劇情簡介 · · · · · ·東漢末年,山河動蕩,劉漢王朝氣數將盡。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