賠了夫人又折兵歇后語?歇后語在民間的運用那么,賠了夫人又折兵歇后語?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賠了夫人又折兵"這個歇后語的上一句是"周郎妙計安天下"。這個歇后語比喻想占便宜,結果不僅沒有占到便宜,反而遭受了雙重損失。它出自明朝羅貫中的小說《三國演義》第五十五回。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歷史故事
這個歇后語背后的歷史故事發生在東漢末年三國爭霸時期。當時,孫權想取回荊州,于是周瑜獻計“假招親扣人質”。諸葛亮識破了這個計謀,安排趙云陪伴劉備前往。在周瑜的岳父喬公的建議下,吳國太在甘露寺與劉備見面,最后真的將孫尚香嫁給劉備。孫權與周瑜的計劃落空,被人嘲笑為“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例子
有一次,張三想通過投資賺一筆錢,結果不僅沒有賺到錢,反而把自己的本金也賠進去了,這就是典型的“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情況。
李四在工作中為了得到更高的職位,不惜采用不正當手段排擠同事,最后雖然得到了職位,卻失去了同事們的信任和支持,可謂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王五在購買商品時,為了省錢而選擇質量較差的產品,結果使用不久就出現問題,需要維修或更換,反而花費了更多的錢。這種情況下,王五也是“賠了夫人又折兵”。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歷史故事
該成語來源于《三國演義》,描述了東漢末年三國爭霸時期,孫權想取回荊州,周瑜獻計“假招親扣人質”。諸葛亮識破,安排趙云陪伴前往,先拜會周瑜的岳父喬公,喬公說動吳國太在甘露寺見面,吳國太真的將孫尚香嫁給劉備。孫權與周瑜被人嘲笑“周郎妙計安天下,賠了夫人又折兵”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釋義
比喻想占便宜,結果不僅沒有得到好處,反而遭受損失。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近義詞
雞飛蛋打
賠了夫人又折兵的反義詞
穩操勝券
以上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歇后語的全部內容,歇后語在民間的運用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