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炎武日知錄名言?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出自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意思是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每一個人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2、君子之學,死而后已。出自《顧亭林詩文集·與人書六》。【譯文】君子的學問,需要終身追求。3、祖生多意氣,擊揖正中流。出自《京口即事》。【譯文】祖遨意氣風發,誓復中原,那么,顧炎武日知錄名言?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日知錄名句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最早是在顧炎武得《日知錄·正始》中提出的概念,背景是清軍入關。原句是:"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以八字成文的語型,出自梁啟超。
意為國家之事的興亡,保護國家不致被傾覆,是帝王將相文武大臣的職責,與普通百姓無關;而天下大事的興盛、滅亡,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原始出處,出自《左傳》和《列女傳》。
顧炎武最經典十句話
顧炎武最著名的一句話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最早是出現在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軍入關。他的原句是:“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釋義:保國這類事只需帝王及大臣去謀劃,但是天下的興亡,低微的百姓也有責任。)
以八字成文的語型,是出自于梁啟超。意為保護一個國家政治系統不致被傾覆,是帝王將相和文武大臣的職責;而天下蒼生、民族文化的興盛、滅亡,關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顧炎武簡介:
顧炎武(1613年—1682年),明末清初思想家、學者,南直隸昆山人。初名繼紳、絳,字忠清,后改名炎武,字寧人,因避人陷害,曾化名蔣山傭。居亭林鎮,學者尊稱亭林先生。與黃宗羲、王夫之合稱清初三先生,加上唐甄合稱明末清初“四大啟蒙思想家”。
他在明末為諸生。少時加入復社,閱讀邸報,留心經世之務。二十七歲時秋試被黜,退而讀書,遍閱各地郡縣志書及章奏文冊資料,研究疆域、形勢、水利、兵防、物產、賦稅等社會實際問題。
弘光元年(1645年,清順治二年),清兵陷南京,他改名炎武(仰慕文天祥的門生王炎武,即王炎午),在昆山參加抗清活動。
顧炎武說過的名言
顧炎武有一句充滿愛國激情的名言是:“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句話最早是出現在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中的概念,背景是清軍入關。他的原句是:“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以八個字成文的語型,是出自于梁啟超,意為保護一個國家系統不致被傾覆,是帝王將相和文武大臣的職責,與普通百姓無關;而天下蒼生的興盛、滅亡,關乎所有人的利益,因此,每一個老百姓都有義不容辭的責任。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拼音:tiānxiàxīngwáng,pǐfūyǒuzé。
顧炎武日知錄正始原文及翻譯
1、天下興亡,匹夫有責。
2、人生富貴駒過隙,唯有榮名壽金石。
3、不廉則無所不取,不恥則無所不為。
4、生無一錐土,常有四海心。
5、丈夫志四方,有事先懸弧,焉能鈞三江,終年守菰蒲。
6、我愿平東海,身沉心不改;大海無平期,我心無絕時。
7、天下無不可之風俗。
8、人之為學,不可自小,又不可自大。
9、官多則亂,將多則亂。
若滿意請采納
顧炎武日知錄全文
1、顧炎武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是由顧炎武提出的。這句話最早是在顧炎武的《日知錄正始》中提出的。原句是: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出自顧炎武:《日知錄》卷十三《正始》。原文:有亡國,有亡天下。亡國與亡天下奚辨?曰:易姓改號,謂之亡國;仁義充塞,而至于率獸食人,人將相食,謂之亡天下。是故知保天下,然后知保其國。保國者,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耳矣。
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這是清朝初年著名儒者顧炎武的社會主張。意思是說,民族的存亡,是每一個公民的責任。當時明朝已經滅亡,隨后是清朝建立。顧炎武認為,亡國指的是改朝換代。是一個封建統治集團代替另一個封建統治集團的問題。而亡天下則是指民族、文化的淪亡,是關系到整個民族命運的大問題。
保國與保天下不同,保國即保衛舊的封建王朝。其君其臣肉食者謀之,一般人不必關心。保天下即保衛本民族及其文化,則是每個人應有的責任。這就是保天下者,匹夫之賤,與有責焉的著名論點。梁啟超把他這種愛國思想歸納為天下興亡,匹夫有責八個大字。
以上就是顧炎武日知錄名言的全部內容,1、天下無不可變之風俗。《日知錄》2、蒼龍日暮還行雨,老樹春深更著花。3、文之不可絕于天地間者,曰明道也,紀政事也,察民隱也,樂道人之善也。若此者有益于天下,有益于將來,多一篇,多一篇之益矣。若夫怪力亂神之事,無稽之言,剿襲之說,諛佞之文,若此者,有損于己,無益于人,內容來源于互聯網,信息真偽需自行辨別。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涉嫌侵犯您的合法權益,請聯系我們。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